《荒野独行:空间持有者的生存日志》这本书大家都在找,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,小说的主人公是林越林越,讲述了末日突降,文明崩塌。
林越在绝境中觉醒空间能力,从此荒野独行。
天灾、恶徒、资源争夺……他凭借空间与智慧,在冰封的世界里守护伙伴、开辟家园。
这是绝境求生的史诗,也是人性与希望的重生之旅。
《荒野独行:空间持有者的生存日志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荒野独行:空间持有者的生存日志(林越林越)最新小说》精彩片段
晨光刺破稀薄的高空云层,如同金色的纱幔,轻柔地覆盖在连绵起伏的苍翠山脉之上。
林越深吸一口气,肺叶瞬间被那种混合着泥土、草木和露水清甜的冷冽空气填满,一种近乎奢侈的宁静感,也随之沉入心底。
他正身处海拔近两千米的鹰嘴脊,脚下是蜿蜒崎岖、仅容一人通过的兽径。
厚重的登山靴踩在松软的腐殖质和偶尔裸露的粗粝岩石上,发出沉稳的沙沙声,成为这片寂静天地里唯一的节奏。
背负着二十多公斤的登山包,身体因持续爬升而微微出汗,肌肉有些酸胀,但精神却异常清明和舒展。
这里是远离尘嚣的孤绝世界。
回头望去,来路己隐没在重重山岚与茂密林海之中。
而前方,层峦叠嶂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他停下脚步,卸下背包,靠在一边裸露着苔藓的巨石上稍作歇息。
从背包侧袋取出军用水壶,拧开盖子,喝了一口略带凉意的白开水。
水流划过喉咙,滋润着因呼吸山间冷空气而有些干燥的黏膜,带来一种简单的满足。
随后,他熟练地拿起挂在胸前的单反相机,调整焦距,镜头对准了远方。
视野里,群山如黛,近处的松林墨绿,远处的峰峦则在光影流转间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,层次分明,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幅水墨画。
山风掠过,林海泛起波涛,发出低沉而恒久的呜咽。
几只苍鹰在高空盘旋,身影在蔚蓝的天幕下化作几个移动的黑点,带着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。
“咔嚓,咔嚓。”
快门声清脆地打破了山间的静谧。
林越捕捉着光影的变幻,记录着云雾的聚散,将这片原始而壮丽的景色封存在小小的存储卡中。
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。
这种置身于宏大自然之中,忘却时间流逝的感觉,正是他一次次走进深山的缘由。
然而,就在这极致的宁静与孤独带来的愉悦达到顶峰时,一丝难以言喻的、如同水底暗流般的厌倦感,悄然浮上心头。
这厌倦,指向的是山外那个他暂时逃离的世界——那座喧嚣、拥挤、永远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的城市。
他的脑海中,不受控制地闪过一些碎片化的画面:早高峰地铁里令人窒息的拥挤,人与人之间被迫紧密却无比疏离;办公室里永无止境的键盘敲击声、电话铃声、以及那些充斥着绩效、指标、人际关系的谈话,嗡嗡作响,如同永不歇息的背景噪音;夜晚霓虹闪烁的街道,车水马龙,光影迷离,却照不透每个人内心的孤岛;还有那无处不在的电子信号,将所有人牢牢捆绑在一张无形的网络上,似乎永远在线,却又永远无法真正触及。
那里的一切都太快,太满,太吵。
信息爆炸,欲望膨胀,人们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,疲于奔命,却往往不知终点在何方。
就连呼吸的空气,都带着一股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混合的微涩味道。
相比之下,这片山脉的沉默,是如此厚重而真实。
这里的风是干净的,水是清的,累是身体上的,睡一觉便能缓解大半。
在这里,他只需要面对最本质的问题:方向、路径、水源、营地,以及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和谐共处。
这种简单,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清晰。
他是一家户外用品店的老板,店不大,但装备精良,客源稳定,足以让他过上不错的生活,也支撑了他这耗费不菲的爱好。
父母早逝,让他很早就习惯了独立,凡事靠自己,也对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保持着一种本能的审慎。
或许正因如此,他更享受与自然打交道,与岩石、溪流、树木为伴。
它们沉默,却从不虚伪;它们严酷,但规则分明。
这次进山,他计划了将近三个月。
选择了这条相对冷门、难度中上的穿越路线,预计用时五天西夜。
背包里装着帐篷、睡袋、炉头、气罐、足够的压缩食物和应急药品,还有那本被他翻得有些卷边的区域地形图和一个老旧的指南针。
他对自己的野外生存技能有信心,多年的徒步经验让他熟知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护自己,获取所需。
休息够了,他重新背起行囊,继续前行。
路径愈发陡峭,有时需要手脚并用,抓住岩壁上的缝隙或裸露的树根才能向上攀爬。
汗水浸湿了内层的速干衣,额前的发丝也黏在了皮肤上,但他乐在其中。
这种身体力行的征服感,是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体会的。
午后,他沿着一条几乎干涸的溪谷行走,谷底布满了被山洪冲刷得光滑圆润的卵石。
阳光透过两侧高大林木的缝隙,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。
他注意到一些野兽的足迹和粪便,根据形状和新鲜程度判断,多半是野猪或獾类。
他提高了警惕,但并未过分担心,这片区域并非大型猛兽的传统栖息地。
在一个相对平缓的背风坡,他发现了几丛挂着红色小果的灌木。
“悬钩子,”他低声自语,摘了几颗放入口中,微酸带甜的汁液在口腔中弥漫开来,是很好的天然补给。
他用相机拍下了这丛生机勃勃的植物,盘算着若是食物短缺,这倒是不错的补充。
随着夕阳西沉,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绚烂的橘红与瑰紫。
山间的风势似乎大了一些,吹得周围的树林哗哗作响,带来更深的凉意。
林越看了看手表,又对照了一下地图和逐渐暗淡的天光,决定在前方那片相对平坦、靠近水源的林间空地扎营。
营地选址很有讲究,他避开了可能发生落石的山崖下,也远离了孤零零的大树(以防雷击),选择了一块地势略高、排水良好的地方。
熟练地搭起帐篷,打下牢固的地钉,拉好防风绳。
然后收集了一些干燥的枯枝和松针,在远离帐篷和树木的空地上,用随身携带的打火石点燃了一小堆篝火。
火焰跳跃起来,驱散了暮色带来的黑暗与寒意。
他架起小锅,烧了些开水,泡开一份脱水米饭,就着压缩饼干,简单解决了晚餐。
火光映照着他年轻却略显沉稳的脸庞,眼神在跃动的光晕中显得格外专注和平静。
饭后,他坐在火堆旁,仔细检查着相机里一天拍摄的照片。
屏幕上的景色瑰丽雄奇,每一张都足以成为店里的宣传海报。
但翻看着这些静止的画面,白天那股隐隐的厌倦感,似乎又淡去了不少。
或许,人就是这样矛盾,既渴望自然的宁静以洗涤心灵,又无法完全脱离文明社会提供的便利与安全感。
他自嘲地笑了笑。
夜渐深,山间的气温下降得很快。
他将火堆彻底熄灭,用泥土掩埋,确保不留任何隐患。
然后钻进了温暖的睡袋。
帐篷外,是真正的、伸手不见五指的黑,以及各种细微的、属于夜晚山林的声音——不知名的虫鸣,夜枭偶尔的啼叫,风吹过树梢的呜咽……这些声音非但没有让他害怕,反而像一首古老的催眠曲,让他感到一种被自然母体拥抱的安心。
临睡前最后的清醒时刻,他想到的是明天计划翻越的、海拔更高的鹰喙崖,据说那里的日出景象堪称一绝。
他调好闹钟,怀着期待,沉沉睡去。
他并不知道,这沉浸于孤独与宁静的愉悦,这对他而言如同呼吸般自然的山野,即将在几个小时后,以一种前所未有的、狂暴残酷的方式,将他彻底吞噬。
此刻的宁静,不过是巨大风暴来临前,短暂而虚假的幕布。
而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城市,以及整个他所熟悉的文明世界,也正同步滑向未知的深渊。
他镜头下记录的这片壮美山川,即将成为他求生之路的起点,也是埋葬过往世界的、最初的墓碑。